• Jun 15 Thu 2017 09:59
  • 三年

今天同事嚷嚷的對我們說她無法相信自己在公司已經待了三年,是三年哦!三年誒~ 感覺像是一輩子了!是時候離開了吧?

我笑笑回答說:三年,其實也沒有真的很久吧?

但後來想想,三年,似乎說短也真的不短吧?不知道為何當下會覺得三年不長,但當自己也在這裡待了兩年後,我真心覺得兩年的時間似乎過得有點快,也覺得還不夠。

在上一家公司的時候,兩個月的時間已讓我覺得度日如年。本來想至少要待上個兩年才辭職,但後來在 probation period 快結束前,做了決定馬上辭職,就只是為了不要等待在那期限後若辭職就需要服滿三個月的合約條例。

說真的,離開這裡,我想不到另外一個如此溫暖的地方。雖然不盡完美,但卻是滿滿熱血的人們組合而成的。

我不敢說地球上沒有另外一群這樣的人,但這緣分談何容易?

每每這個時候我就想起剛加入的那時候,偉斌在某次的送別會上說的一席話:我們都不知道前方有什麼在等著自己。總以為下一站會更好,下一個目標更接近自己想要的。但殊不知,在猶豫不決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一開始遇見的已經是最好的,而當你回頭時卻發現它已不再原地等待。

就如他尋找理想的屋子為家時的遭遇。

我們都不能騎驢找馬。這就是人生,看準了就只能馬上下注,放棄了就要做好未來可能會後悔的結果。

在這裡的兩年多間,耳聞了多少離開的舊人在闖蕩後想回來,卻因為機緣巧合而回不來了。

在辦公室的開齋晚餐分享會上,偉斌說:若說公司有什麼未來的願景,還有一個願望是希望我們,在座的各位,都可以在一起很久很久,就像個真正家庭一樣。但是,這不代表我們該因為習慣而不再努力,而開始處於 comfort zone。即使是過個幾年,大家都應該一直都有想進步的地方,想改變的動力。這一點,是連我和達馨都應該去做到的。

我想,這或許就是為何兩年時間卻讓我覺得還不夠長的原因吧?


後記:

我記得那天在車上偉斌說:"會不會在窩工房的員工都被我們保護的太理想主義,反而出了真正的社會會適應不良啊?"

這話我贊同。但同樣的,這些養分卻也讓我們的夢想茁壯成長,成為更單純,更有溫度的人。:)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Jun 14 Wed 2017 22:34
  • 短髮

距離上一次把頭髮剪短,已經是 7/8 年前的事情了。

中四或中五那年興起 Bob cut,班上很多女生都去把長發剪短了。

我還記得在放學後的某個下午,我們四個好朋友背著書包走到了學校附近的理髮店,一起把留了幾年的長發剪了。

然後,我後悔死了。

那次之後我告訴自己要記住此刻,未來打死也不要再剪短發!

但後來漸漸忘了自己當時有多悲憤的我卻總是在想,(尤其是看了 emma watson 和 anne hatthaway 的短發造型後) 不如到了 25 歲那年就去把長發剪成 boy cut,然後這樣帥氣下去吧!

事隔多年,不知不覺我也到了 25 歲。而所謂的 Quarter Life Crisis 竟然還真實存在。

或許我本來就完美主義,總覺得在人生四分之一百歲這一年似乎要幹些什麼大事才對得起自己。

但在社會打滾,工作了兩年的自己,算不算得上有所成就?

在人生的路上有疑問,不安和迷惑的這些日子,就越發想要改變些什麼。但改變當然不簡單,千辛萬苦花了好幾個星期訂製好自己接下來想要達成的目標,卻總是因為時間不足而無限期展延,那般無奈和心理壓力是真的很大。

當我看著其他人一直在改變,我卻始守原地,對於自己的懷疑不是一點點,雖然清楚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在同樣的時間點達成同樣的事情;而自己在做的東西或許就是最適合現階段的事。

但,沒有做些什麼驚天動地的決定卻讓我瑞瑞不安。於是,腦筋就動到外表上來了。

 在厭煩了自己厚厚的“空氣劉海”和看起來很“黯淡”外加沒精神的“女鬼”髮型,我想說長髮再怎麼剪也不會有所大改變了吧?湊巧最近在看<外科風雲>,戲裡面晨曦那薄薄的清爽短髮看得我心癢癢。啊!我也想看起來清爽一次啊!(順帶減齡)

然後,在碎碎念自己要把頭髮剪短後的幾天,終於打了電話去理髮廳做了 appointment,然後放工後自己跑去把頭髮剪了。

其實坐在理髮廳椅子上等待“發落”(好爛的 pun)那一刻,我還是沒想好我要剪個怎麼樣的髮型,要怎麼樣的長度。

理髮師 Keegan 來到我背後的時候我就在想:啊,隨便啦,既然我做不了決定,就看他怎麼說好了。

不可否認 Keegan 看起來還蠻專業的(外加挺帥的)。他看了我的髮質狀況,否決了我只想剪到肩膀長度的決定,說是由於之前曾把頭髮燙直,那個長度會造成頭髮很難打理,若真的要剪也要先把之前燙過的頭髮都處理了才不會讓自己後來的生活很難過。

“呃,好吧,那要剪多少你建議吧?”

他伸手比劃了一下耳朵下一點的地方,說到這裡應該還可以,然後我就關閉腦袋的點頭了。

剪好後第一時間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覺得那不是我要的樣子。想像中的自己理了短髮後輕飄飄的,會看起來清爽很多。但剪好的短髮還是厚厚的一頭,雖然比起高中那一次好看很多,但確實與自己要的感覺有點差距。說不上很喜歡,也說不上不喜歡,就是不習慣吧?

“哈哈!看起來好像小丸子!很可愛啊”

“覺得看起來變年輕了。”

 “還蠻適合的。”

“之前就想說你長髮看起來比較老~”

評價倒是不錯的,只是就是進不了心裡。

後來我問 KJ: "欸,所以怎麼看我的新髮型? 覺得我長髮好些還是現在好些? " 

她回答我: "長髮好些。"

"為什麼啊?"

"那時候比較有氣質,適合你。現在這樣太可愛了。"

嗯,雖然我也說不上真有氣質,但內心還是期望可以散發這種“假文青”氣息吧?

但改變就是這樣不是嗎?你只能嘗試,或許我會慢慢喜歡上這樣的自己;或許不會。但我做了,這才是最重要的。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對於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沒有什麼好感:煽情,頹廢,呻吟,抱怨。

常常盯著螢幕看了老半天,卻還是寫不出幾個讓自己滿意的句子。

我老是安慰自己:寫東西也需要靠感覺,靠靈感啊!沒心情,不在狀況內的時候寫不出好的東西似乎也挺正常的吧?

但長期忙碌的我卻實在拿不出那麼多 "有心情" 的時間來讓自己磨練,也開始覺得再不寫些什麼完全就是自己不努力的結果。

看著別人的寫作方式,也開始第一次認真的思考自己該怎麼進步,畢竟似乎從來沒有想過我其實該怎麼寫,才會被稱之為好的作品。

讀著讀著,心卻越來越沉。

原來我和理想中的自己差了好一大截,卻完全沒有概念該怎麼在這兩點之間搭上橋梁。

但懷疑自己容易,放棄也很容易。只是我真的還想要努力,就算是為了7年前的自己。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無奈是有的。

我知道我有自己想要做好的事情,但時間就只有這麼多,該如何割捨?

寫字,看書,思考,消化,計劃,出走。

腦袋裡充滿了想要做的事情,但精神卻不太給力啊。

唉,要知道,能無所事事也是種福分。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UN
 
noun
a joke exploiting the different possible meanings of a word or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words that sound alike but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我弟弟不知何時開始, 開始無時無刻的吐出一些很冷的 pun (雙關語)。

想起曾經的他在班上被老師投訴話太多, 還告訴我們他長大後的夢想是要成為吳宗憲那樣的搞笑藝人。 後來中學之後他反而就變沉默了。或許是因為青春期的性格轉變;或許是覺得這樣比較酷,但確實不像小學時期那麼多話。直到後來,在他沒有什麼朋友的大學時期後期,他開始慢慢的找回他的幽默感,但有點另類的,趨向於說一堆有的沒的雙關語。

 但絕大多數時候很多梗都是超級冷,而且還蠻惡趣味的。

有一次我們都受不了他無比冷而且很無趣的 pun, 投訴他未來要是太爛的梗就別說了.

但他回答說: "Pun 是要練習嘗試的... 之前因為自以為很多梗很爛, 所以都不敢說... 後來才發現, 一個梗好不好, 真的要說了出來, 看聽眾反應, 才能真的斷定它好不好... 好幾次說出口後自覺得:天啊,一點都不好笑。結果大家都笑了。但同時當然也有相反效應的時候,所以真的抓不准什麼梗在聽眾耳裡算好,什麼算壞。“

聽了這番解釋後,我突然覺得這不就跟嘗試任何事情的道理一樣嗎?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一個點子或創意好不好。或許心中想做的事情聽起來很蠢,甚至有點天方夜譚。但你不說出來,不與他人分享,那這一個點子在你心目中就永遠只是你認為的“爛梗”。反之,若你說了出來,甚至開始嘗試去做這一件事情,那從周遭的反應裡,你才會知道這點子是好是壞,而那個機率是 50:50。

既然這樣,有什麼好不好意思的?

人嘛,就要像我弟弟 一樣,即使自認爛梗的時候也要勇敢地把它說出口,然後一步步邁向 pun king 這條康莊大道!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25 Thu 2017 22:00
  • 直覺

如果能更相信自己的直覺,那就好了。

如果能更堅定的覺得自己不需要跟別人一樣卻也可以做得很好,那就好了。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20 那天, 姐姐與她男朋友公證結婚了。 

關於 [結婚] 這件事情,每每在社交網路上看見某某朋友在兄/弟/姊/妹或是身邊的朋友公證結婚的時候,大家都顯得特別的興奮, 照片一大堆的,每個人都笑得很幸福的樣子,照片下方祝福恭喜的留言滿滿的,似乎那真的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而從小看電視劇,大結局如果沒啥好拍的話,總會是男女主角結婚的戲碼:從此以後王子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身為觀眾的我們, 也必然會開開心心,心滿意足的覺得編劇如此的編排就是報答了廣大觀眾群日夜不分追劇的付出啊!長久下來,"感情最美好的結局就是婚姻" 這件事情根深柢固的埋在大夥兒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但說實在的,那天親眼看著自己的親姊姊公證結婚:全家陪著他們倆穿得漂漂亮亮的去會館領號碼,宣誓,簽名,交換戒指,最後宣佈彼此成為合法夫妻。整個過程尷尬得很,快成為親家的雙方家人完全不熟,而公證進行之際我只好默默的幫忙拍照 (覺得至少我也該做些什麼吧?),現場絲毫不如電影裡那般浪漫。

啊,結婚就是這樣啊。

當下我並沒有覺得特別興奮,更沒有像小時候想像姐姐出嫁時的那樣感動萬分。反之,那是一個非常詭異奇怪的感受。似乎不知不覺中自己長大了,而當姐姐已經在做著所謂長大成人的某重要步驟時,曾經也覺得:畢業,工作,結婚,生子是人生必經之路的我,突然覺得我似乎看不見自己有一天也會走這樣的一條路。

是不是一直以來的觀念都錯了?或許我本來就愛自由大於一切,而小時候被灌輸於傳統觀念的我,潛意識認為戀愛後結婚是一段感情的一個里程碑。但當我親身見證這一個 "程序" 後,我突然覺得自己有些不確定了:因為簽了一張法律證明書而多了一個家人,一份責任;從此你的世界有他的存在,而你在他世界的存在,也理所應當成為了必然。認真思考的話,這樣子不是很奇怪嗎?

若真心相愛,想和對方一起生活的話,為什麼需要法律的證明?

如若解釋說那是為了下一代的戶口;或未來要合買產業;保險賠償;立遺囑類的法律繁瑣事務的方便,那我也無話可說。

但話說回來,為了未來煩瑣的法律事務簽的字,為何要大張旗鼓的耍浪漫?那似乎一點都不浪漫。

 而如果是因為年齡到了,為了符合社會的標準作業:你也該結婚了這樣而結婚;或因為彼此在一起很多年了,下一步也不知道要往哪裡走,所以結婚,那似乎有點難過吧?

身邊的朋友曾說:如無意外,就會跟交往多年的男朋友結婚吧?如果不結婚為什麼要戀愛?

我有點不解,問她:你確定嗎?那為什麼會是他?

她想了想,回答我:就剛好我想要找個穩定的對象,而他也是。我們在一起雖然感覺不是轟轟烈烈的,我也不敢說自己很愛很愛他,他也不是最理想的那一個,但似乎也沒什麼好挑剔的,所以也就這樣吧。

但我無法接受這樣的觀點。我不想要成為別人的還不錯。不想要因為也沒什麼可挑剔的而去委屈求全。不想要因為害怕孤單而找個伴。不想要為了結婚而戀愛。不想要因為覺得在一起好些時候了就結婚。

我以為後來的自己在反思戀愛的前因後果,苦想結婚別具的意義後,還是會覺得結婚是必要的。畢竟那也算是一種對彼此的承諾,對彼此不輕言放手的決定。

但相比起法律來證明彼此的愛如此俗氣,那一刻:”我願意和你永遠在一起“ 這樣的承諾,或許寫在心上, 寫在便利貼上, 比起寫在結婚證明書上更為令人動容。

Grey's anatomy 裡 Derek 和 Meredith 的愛情是對婚姻最好的詮釋。風風雨雨後 Derek 想要與 Meredith 步入禮堂,而 Meredith 對於婚姻的恐懼和不信任令她遲遲不肯點頭:她愛他不需要用婚姻來證明。也或許,她一直害怕婚姻代表的永遠可能沒那麼遠。

最後她選擇了在便利貼上寫下對彼此的誓言,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條:即使我恨你,我還是愛你。

難道我們需要婚姻證明書來提醒自己我們曾經滿懷愛意的與對方永遠在一起嗎? 抑或者, 那樣的記憶情感應該像對待家人的感情一樣, 發自內心的, 即使我恨你, 我還是愛你? 

 婚姻是多麼平凡的事情,是兩個人在平凡不過的某個日子裡突然決定一起繼續過更多平凡的日子。那些平凡的日子裡充滿了多少的不浪漫和無趣,而那些不浪漫和無趣卻最容易讓人忘了美好的過去。

或許懷疑“結婚”這一件事情,純粹因為我還沒遇見那個讓我覺得可以彼此接近,卻又安心的彼此孤獨的人吧?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陣子常常有莫名的脾氣上來;在人群,朋友,家人中好想要大喊:安靜!都離我遠一點!
但真的都不是他們的錯,而這句話會引來多大的誤會,多大的傷害,我懂。我當然也從來沒有說出口。
只是這一切漸漸的到達了我的極限:我的獨處空間被完全剝奪,自我沉澱的空間為零,周遭的聲音好多好多,需要做的事情每分每秒的煩惱著我,而我卻無法關上耳朵,閉上眼睛。
 
責任現實在拉扯著我,告訴我身為朋友/家人/夥伴/員工,我應該如此這般。
但我真的只想要任性的什麼都不裡不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
 
谁說的人是群居動物?
但最近的我在人群裡真的感覺很窒息。
 
我知道我該逃走,我知道我該治療自己,我知道這樣不健康。
只是即使這樣我卻還是很在乎一切,於是我讓自己乖乖的成為我應該成為的自己,然後一再壓縮自己的真心。
 
I need to run away。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與他很契合,卻永遠在感情觀點上從來都達不成共識。

他是個很聰明的人,年紀輕輕就擁有了大多數人理想中的工作:薪金高,不需要在辦公室工作,自由。

他的思維方式很自我,對他來說談感情似乎就是為自己上一道枷鎖。

我對他說:多熱愛流浪都好,我還是想要有個願意守候自己的人吧。

他卻說:那樣的男人都很懦弱啊,不是嗎?

我沉默,不想要反駁我不確定的論點。

 

認真思考後我想,會懦弱嗎?

他說的似乎是依賴吧?如果男人依賴確實看來很懦弱。但我覺得守候和依賴完全不同吧?

守候對我而言是各自擁有各自的天空,卻期望與對方分享彼此的喜悅;你可以高飛,但當你累的時候,有我在。

依賴是你別走太遠,我在原地等你,我需要你;而你自然也不敢飛太高,因為會覺得壓力,他在等我,你怎麼好意思讓他等太久?

 

在電影[後會無期]裡袁泉飾演的劉鶯鶯對愛慕她已久卻發現原來彼此是同父異母的弟弟馬浩漢說:喜歡是放肆,愛是克制。

在漫長的歲月彼此通信的倆人,她或許也動心了,但相比無賴任性的馬浩漢,她的愛是沉著的,所以不說出口,所以冷漠對待。

或許克制自己即使對方不在自己身邊卻依然不為身邊五花十色的世界迷惑,也是另一種勇敢吧?

 

後來我再也沒有與他討論這一個問題。

但不知道會不會有那麼一天他也會覺得需要一個港灣?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樣的他還是非常的令人心動。真的可惜了。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以為這麼重要的東西不會丟失,但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就被時間的洪流沖散。捻著掐著那絲殘餘的曾經,毫無懸念的認定自己還是在原先的那條路上繼續奔跑。

但走偏了,確實走偏了。

是時候慢慢的一點一點把它拾回來了。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2 Sat 2017 19:24
  • 替代

讀書期間一群人總會待在一起好幾年,即使因為升級後不同班級也不會特別的沮喪難過,畢竟那也是逼不得已的事情。

但我很重感情,所以每一次畢業季都特別的傷心,也常常會為後來的漸行漸遠覺得唏噓。

大學之後總總事蹟讓我開始對於說再見這一件事情覺得麻木。或許是已經看透了世間冷暖,或許是不再像從前那般對每個人用情至深。似乎說了再見後除了幾個特別要好的夥伴,其餘的同學也就隨緣不刻意聯絡了。

其實我覺得挺困擾的,怎麼自己越來越冷漠了?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兩年間在窩工房裡也看著不少的人來人往,每一次的離別都微微不捨。但時間一久我發現,其實這世界上真的沒有誰需要誰。別後隔日大家一如既往的上班下班,嘻哈玩樂;少一個人真的沒有什麼差別。

但誰不想成為誰的誰?誰又會希望自己能隨意被替代? 至少我不想,但又能怎樣?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19 Wed 2017 23:59
  • 疲憊

很多時候真的不輪到我們自己來說: "我還年輕". 25 歲乍聽之下似乎還是個花樣年華, 卻永遠也比不上 18 歲那時的精力魄力.

連續三天滿檔的活動, 和很多的社交... 後果就是來臨的周日感覺痛苦萬分. 

真的發現自己的體力大不如前, 周末沒好好休息, 外加放工後的時間都還在大量用腦... 每天心力交瘁的感覺, 讓我只想嘆息. 

唉, 是真的累了. 我真的需要時間給自己充電啊!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15 Sat 2017 01:02
  • 巧遇

世界其實很小,小得讓我們在那麼大的城市裡也會與最不想碰見的人擦肩而過。

情人節後的兩個月,非故意性的錯過了好幾次與他們倆正面交鋒的機會。今晚我只想要好好的與我的 Dexter 丁餞行,卻遇上了一起出遊的兩人。

也沒有刻意打招呼,腳步完全沒有慢下來的在匆忙間回頭望了一下,碰巧看見他轉身對她笑著說些什麼。過了一小段路後我跟 Dexter 丁說,“誒,是她和他呢,我們剛剛擦肩而過了。” 他嚷嚷著說要轉回去看看是誰,但我打死都不讓他去。

靜下來後第一個想法是,其實也沒怎麼樣。確實是有點好奇他們最近進展得怎麼了,但那純粹出於好奇吧?因為我這一刻並沒有感覺難過或心塞。

或許近日把自己一塌糊塗的思緒理清了後,才更真切的覺得世間萬物凡事都會有它各自的歸屬,就也沒有什麼遺憾可言的。都過去了。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12 Wed 2017 13:28
  • 午餐

近一個月因為炎熱的天氣,外加吃素,外加不能吃太多碳水化合物的關係,決定開始自己準備午餐。

說真的我不是喜歡烹飪的人,也覺得自己對於烹飪真的沒啥天分。我煮的東西看起來總是不怎麼上得了檯面。

一開始的時候媽媽也在碎碎念說就下午出門去吃個午餐就好了,不用天天準備那麼麻煩。我也有點懷疑自己能不能真的做到每天準備,畢竟也需要考慮到週末要買好一個星期分量的菜,而且一個人份的菜真的很難準備,比如說市場都賣一整盒的生菜,我自己一個人吃個沙拉還是三文治也用不了那麼多,總不可能天天都吃三文治吧?再比如豆腐一個午餐也只能吃半塊,所以常常另外半塊還要在同一個星期內想辦法解決掉。

我也盡量的讓食物真的健康均衡,雖然還沒有做到每餐有水果,但至少常出現的除了菜還有蛋,豆腐,蘑菇。

這段時刻下來也慢慢地發現其實煮點東西還蠻療愈的。還沒到愛上烹飪,而我單調外加看起來很不好吃的菜單選擇還常常讓同事嫌棄。但每天睡前想到可以不用出門吃午餐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食物選擇確實是單調了些,卻也因為能真正的在午餐時間慢下來而感覺自己的心平靜了不少。最近確實也開始覺得自己累了。

有機會再分享一下我奇怪的素食+超容易準備的午餐菜單吧。共勉之。

wii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